市政清洁研究
深度|环卫市场化发展的五大趋势
时间: 2018-06-13访问: 5586
环卫市场逐渐构建起了更庞大的产业链,市场化的步伐纵深挺进。行业研究发现,环卫市场还有一些关键性问题待解决,未来的走向则已能看到五大趋势的端倪。
一、E20环卫链体系
二、环卫市场化值得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E20研究发现分析,环卫市场化的实践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率先进行了一些探索。2003年以后,不少东部沿海城市纷纷推动环卫市场化,部分城市甚至实现城区环卫全面市场化。特别是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发布,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各地环卫市场化力度明显增强。而自2014年起,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各地环卫PPP项目数量明显增多,甚至有地方政府明确要求将以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环卫项目转变为PPP模式。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中,已有50多个环卫PPP项目(含清扫、收运)入库。根据E20的测算,环卫存在2000亿元的市场空间。
但根据E20的跟踪研究及会员企业走访发现,环卫市场化还面临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一)购买服务合规性问题
从目前大多数环卫市场化项目来看,政府购买服务是主要模式。甚至有环卫企业明确表示,和PPP模式相比,更倾向于政府购买服务。但从实操的层面而言,实际上这类项目中包括对环卫设备方面的要求,甚至少数还包括垃圾中转站或公共厕所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任务。而《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2017〕87号)明确规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确定的服务范围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不得将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货物,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其相关的装修、拆除、修缮等建设工程作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因此,如果包括环卫设备、环卫设施及建筑工程的环卫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可能和87号文相冲突,企业方利益安全性有可能有合规性风险。
此外,我们注意到,不少环卫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协议长于3年,少数甚至达到10年。根据E20的数据统计,环卫项目中,合作期限在1-3年的项目数量占比为76%,长于10年的占11%,3-10年的占13%。但从87号文所规定的“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应当在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中据实足额安排”以及《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发〔2015〕3号)规定的“中期财政规划按照三年滚动方式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期在3年内更符合政策要求。因此,长于3年的环卫政府采购服务,其合规性及有效性也存疑。
(二)各类主体竞争加剧的局面
另一种极端则是“以克论净”。按照这种考核标准,政府考核人员在路段上随机选取一平方米范围扫取积尘,通过称重,再根据标准要求,对道路保洁情况进行考评。但这种标准对于市民自律和文明程度、外部环境变化缺乏考虑,对环卫工作人员近乎苛求的做法,无疑将增加环卫企业的经营难度,甚至加大危及环卫人员的安全风险。
(四)新内容带来协调难题
三、趋势研判
(来源:中国固废网 汤明旺 薛涛)